夕阳将二老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瞬间的,原本身材矮小且背都有些驼了的两位老人此刻看起来也高大了起来。
卫氏一家人都不敢动,因为此刻只有卫氏才能确定些什么。只是,卫氏一直没有动,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
特别是这长长的身影,仿佛曾经存在于她的记忆里一般。她的脑海里情不自禁地便开始想起这一幕来:收工的时候,爹娘走在路边的两边,她走在中间。
一左一右拉着他们的手,蹦蹦跳跳地回家。
只是,一家人都还没来得及做些什么,便被渐渐围观上来的老百姓给围住了。
不一会儿,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汉子也跑了过来。他穿着最常见的褂子,只是没有扣扣子,露出了精壮的胸膛。对此,大家似乎都习以为常,没有人躲闪。
这人叫汪来福,是照影村的村长。前几天便听镇上的人说有人会到村子里来寻亲,但没想到会是傍晚的时候来。这个时候,却是他没准备的。
而且,刚刚村民来报,来的人不单单是寻亲的人,似乎还跟着两个官员模样的人。
他们这个村子风景好得很,一到这个季节,芸薹花便会开遍整个原野,但是却穷得很,基本上没什么人来,更别提官员了。
作为一村之长,他自然是要关注的。
“两位大人,我是这照影村的村长,你们这是来……有什么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说。”作为一村之长,汪来福原本是有些怕两位官员的。这样的官服,在他的记忆里,却是连镇上的所官都没穿过的。
但是,不管他再害怕,也要带头。
村民们都看着他呢。
这个时空的农人,对官府的人有着一种天然的畏惧感,说不上为什么,也不是说曾经被压迫过,反正一看见穿着制服的官员甚至是衙门的衙役,他们便没来由地害怕。
这是一种天然的畏惧。
而这次跟着孙芸薹一家一起来的两位官员,一个叫周平正,一个叫宁海来,都是在刑部工作的一般人。不过,最近因为孙芸薹的事,被临时抽调到了打拐司帮忙。
对于这个安排,他俩自然是极乐意的,也知道现在跟着白知县干的好处。这不,人家才来京城不到一年,这在皇帝面前又是露脸又是办大事的,简直称得上炽手可热。
就拿宋徽四人来说,以前几人可是朝夕相处的同事,跟他们相比,也就是更加精通律法罢了,其余根本没什么差别。在刑部工作的,大部分人还是不错的。
但是,人家自从制定了打拐大法,便跟着白知县出去转了一圈,将全国跑了个遍,认识了各州县的官员不说,现在已经正式调入打拐司工作了。
这前途啊,目前看来是要比他们好得多的。
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攀上关系,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闻言,周平正便上前道:“村长,各位村民,我们是刑部的官员,负责帮这位大娘找家。她是二十多年前被花子拐走的,一路南下,卖到了青山县。根据线索,这位大娘的家很有可能就在这个村子里,还请各位帮帮忙认认。”
周平正这样一说,围观的群众立刻炸开了锅,叽叽喳喳开始议论起来。一位寻亲者的身世,二为眼前这两位居然是刑部的官员。
天啊,是京城来的。
不过,看了半日,却又想不起来什么。要说他们村倒是的确被花子拐走过好几个孩子,不过前段时间倒是有两个找到家了。
眼前这个人,越看越面熟,只是一时半会也记不起来。
而刚刚那两位焦急的老人,此刻却被人群隔离在了在外面,加上人声鼎沸,根本没有办法挤进来,只能在人群外面干着急。
见大伙说了半天也没什么头绪,宁海来便道:“村长,你看这样行不行,你把村里二十多年前丢失了孩子的家庭梳理一遍,或者把他们叫到这里来,我们一一对比就是了。”
眼看着就要天黑了,最好是能够在今晚就对比成功。这样一来,他们也好回去交差。这案子却是在皇上那里挂了号的,连太后也知道,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错。
这倒是个好办法,孙芸薹想到。
既然她亲娘很有可能是出生在这个村子里,也是从这里被拐走的,那么,只要所有丢失了孩子的家庭都站在这里,他们便能找出那个家庭来。
“不用了,不用了,这是我家大丫,这是我家大丫啊!”
就在人群安静的刹那,有个颤颤巍巍的声音传了进来。
“呀,这不是汪春来两口子么?对了,对了,他们家大丫二十多年前不是被花子拐走了么?”
“你还真别说,长得倒是挺像的。”
“可不是么,这人和二丫长得简直一模一样。”
人群自发地让出一条道,两位老人这才挤了进来。
汪春来今天四十多岁,老伴何氏比他小五岁。只是,两人的头发都有些花白了,面容也是十分沧桑,不知道经历了什么,说是五十岁也是有人信的。
汪春来死死盯着卫氏,却不敢上前。卫氏现在变了样,且穿的倒是有些富贵。倒是何氏,又看了半响,这才抹着眼泪走了上去,拉着卫氏的手又看了半天,半响才试探性地唤了声“大丫”。
这声“大丫”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了卫氏深藏多年的记忆,她愣了愣,这才试探性地喊了声“阿娘?”
汪春来却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赶忙冲出人群,朝那栋破房子跑去。他的腿原本是有些不对的,此刻却跑得飞快,却又左右摇摆的,弄得众人看了觉得有些伤感。
而卫氏和何氏就这样执手相看泪眼,也不知道说什么。有些事,年代久远了,便难以确认。
不过,汪春来不过一炷香时间便又折了回来,手里抱着一个木头箱子。这箱子是何氏嫁过来的时候装嫁妆的,还是何氏的爹亲手给她做的。
这箱子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已经十分破旧。但是,箱子上却还挂着一把锁,可见里面有对于夫妻俩来说十分重要的东西。
汪春来当着众人的面开了锁,这才将箱子捧到卫氏面前。
卫氏一看,这里面都是些小孩子的物事,有小鞋子,小泥人,有小衣服,还有一个拨浪鼓。
“这是阿娘在镇上买的吧?我还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去镇上,非要这个,阿娘卖了几双布鞋才给我买了这个。”卫氏忽然就哭了起来,拿着拨浪鼓不肯放手。
她什么都记起来了。
只是,何氏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当着众人的面,拉着卫氏检查了几处体貌特征。
由于官府的介入,这两年来总是有人陆陆续续地找到丢失了多年的孩子,实现了一家团圆。但是,她和老伴却一直没有成功。
当她看见卫氏耳背后面的两颗黑痣时,再也忍不住抱着卫氏大哭起来,“我的大丫啊,我的大丫,这么多年你去哪里了啊。你再不回来,我和你爹都要活不下去了。”
闻言,卫氏也跟着哭了起来,哭得肝肠寸断,哭这么多年的想家的感情,也哭这么多年所受的委屈。其实,不能吃芸薹又算得了什么。
在她小时候,她的养母和小姑子对她的那些毒打……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她也没想过要告他们。反正她现在总算是找到家了。
“哎,终于找到家了,以后春来两口子有指望了。”
“还不一定呢,谁知道他们住在哪里,总不能全家都搬到这里住吧?”
“是啊,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再心疼娘家人,也就是放在心里罢了,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
见卫氏一家的穿着,想来应该是不错的人家,围观的人便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在最终确认了两家人的关系后,周平正和宁海来向周围的人道了谢,又和村长聊了几句,这才了解到为何卫氏的寻家之路这样难。
无他,只因这附近几百里都是遍植芸薹,丢失了孩子的家庭也不少。而且卫氏只记得自己叫大丫,信息非常少。要知道,大丫这个名字在哪里都有。
就这样,又寒暄了几句,周平正这才对卫氏一家人道:“大娘,现在你的家也找到了,我们兄弟俩得回去复命了。你看,天色也不早了,你们是跟着我们回镇上的客栈住,还是就住在这村子里了?”
反正他俩的工作职责到底便结束了,后面的事情便不想多管了。再说了,也管不了什么。
想到后面的事情,孙芸薹便道:“多谢两位官爷,也烦请两位代我向打拐司的各位大人致谢。我们今晚就住在这里,因为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对了,还请两位大人跟阮玉萍和董明举说说,我们明天中午就赶去镇上和他们汇合。”
其实,不止是阮玉萍两家人,还有青山县负责带他们回去的衙役也在那里住着呢。
说着,她又跪了下了,“我在这里向皇上和太后磕头,谢谢他们的大恩大德。虽然围观的人不明所以,但周平正知道孙芸薹的这一跪和三个响头并不吃亏。
又交待了一番,二人这才离开了。
见状,围观者又上前恭喜了卫氏一家人,这才说道:“哎,大丫啊,你阿爸阿娘不容易啊,这些年为了找你,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却是怎么劝都不听的。现在啊,这身子也不大好了。大丫,你以后可得好好孝敬他们。”
这位婆婆说的的确是实话。
当初,在连续找了几年后,村里人便劝夫妻俩放弃,别找了,反正不过是个丫头,再生一个得了。且一家人总归是要活下去的,再这样也不像话。
但是,何氏不愿意生,更不愿意放弃,于是就这样继续找啊找,却根本找不到。也就是因为汪春来爹娘早逝,要不然哪里可能由着何氏这样。
在夫妻俩四十岁那年,何氏觉得自己这样的确是有些任性,这才答应再生一个孩子,哪知却是对双胞胎,一儿一女,也就是村民们口中的二丫和栓子。
有了孩子,何氏也不敢再乱跑,而是一心一意地和汪春来种地生活,抚养孩子。她把大丫放在了心底,只能想想,却不敢也没有条件再去寻找。
好在后来朝廷也开始重视这件事,他们这才看到了希望。
“我知道,我都知道。以后我一定好好孝敬爹娘。”
卫氏和汪春来夫妻俩坐在那里说话,见状,孙芸薹便代替卫氏道:“婆婆,我是我娘的女儿,我知道我外祖父外祖母吃了不少苦,所以啊,我准备把他们接到我家去照顾。”
“你……你要把他们接走啊?”围观者十分惊讶。
“是啊,京城的官爷已经同意了我外祖父外祖母把户籍迁走,迁到我们陈家村去呢。”
这也是为何周平正觉得孙芸薹磕几个头是值得的原因。当时,户部的官员揣摩皇上的心意,便同意孙芸薹将她外祖一家的户籍迁到陈家村去,方便她抚养老人。想来也是,人家一家人刚刚团聚,断断没有再分开的道理。
镇上的官员和陈家村的村长已经知道这件事了,只是这命令估计还未传达到村子里来罢了。
而且陈千果也已经和家里商议好了,等孙芸薹一回乡便进行分家。其实,分家这个提议早就说好了的,只不过因为忙拖着一直没办。
现在,孙芸薹得了奖,有五十亩地,而且就在村子里。且还有三样新种子,哪怕是分了家,带着孙芸薹的外祖一家,也是能够活得好好的。
“陈家村?你们来自陈家村啊?!”有村民率先反应过来,顿时吃惊不已。
陈家村,现在已经成了天下百姓心中向往的地方。
“是的,我来自陈家村,这是我家男人,他就是陈家村的当地人。”孙芸薹自豪地向村民介绍起陈千果来。
现在,算起来啊,陈千果也算是这照影村的姑爷。
要说人品啊,陈千果的确没得挑,无怨无悔地支持她去参加比赛,还愿意她爹娘和外祖一家搬到陈家村住。
就冲这份感情,陈家村也是没几个男人比得上。
在了解了一些情况后,众人都感慨,这下汪春来两口子是要跟着女儿去享福了。就陈家村那样的地方,什么都不用干,年底就有分红。
晚上,一家人挤在破旧且潮湿的旧房子里,开开心心地聊天,聊过去,聊现在,聊未来。孙芸薹早就将包袱里的糖啊零食什么的全部拿了出来,她的两个长辈、卫氏的两个弟弟妹妹吃得一脸香甜。
亲情就是这样奇妙。她已经出嫁,还做了母亲,孩子也不小了。现在,倒是要叫两个小孩子作长辈。
虽然没有地方睡觉,但是一家人就这样挤着,靠着火塘互相取暖,也是十分甜蜜。
只要有家人在,环境简陋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天一大早,得了上头命令的村长将汪春来一家的户籍全部开了出来,恭恭敬敬地递到了他们手上。这可是上头的命令,要求他速速办好。
想着要离开这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汪春来还真是有些舍不得。但是,一想到可以和女儿团圆,和外孙女生活在陈家村,又立即释然了。
就算是了为了这份亲情,以及两个年纪还小的孩子着想,他也应该去陈家村。就这样,在自发前来相送的村民的羡慕的眼光中,卫氏一家朝镇上走去。
在镇上,和大家见了面,彼此介绍了,这才坐着马车朝青山县赶去。
毕竟,这一路以来,他们已经耽搁了不少日子。
到了青山县,刚进县衙,便有人大批的围观者堵在县衙门口,几人便只好先下来,步行着走近县衙。
按照衙役的说法,陶知县要亲自接见他们,并且还有奖品给他们。而围观者也很热心,自从知道孙芸薹几人得了奖,还是全国第一,他们简直高兴的发狂。
天啊,他们青山县简直太厉害了。
见状,汪春来和何时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一时有些惊吓到了,发着抖问卫氏道:“大丫,我们这是要去县衙么?那落户纸不是已经弄好了么?”
“阿爸,阿娘,你们不要怕,这是芸薹这丫头在全国的比赛中得了第一,这不,知县大人要见她,还要给奖品呢?”
“皇上不是已经给了奖品了么?”汪春来问道。那可是五十亩良田啊,怎么还有奖品。
对此,董明举的娘周氏得意地说道:“大娘,那地是皇上的心意,天家的赏赐。但这奖品是,是知县大人要给的,一码归一码。”
“是啊,皇上都给了,知县大人自然不能落后。”阮玉萍的娘李氏也笑着说道。现在啊,她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了。哪怕是知县大人不给奖品,她的女儿也够出名了。
就拿这五十亩的地的赏赐来说,皇上可是说了,这地是要在本地的村子里划出来给他们的。马上啊,他们家也就是小地主了,吃穿是肯定不用愁了。
而且,这地是皇上给的,是要圈起来的,到时候根本没有人敢靠近或者侵占。否则,那就是对皇上大不敬。
现在,陶知县还要给奖品,就是不知道是银子还是粮食。最好也向上次那样,给银子又给粮食,多实用啊。
最关键的是,他们也算是见过皇上和知县大人的人了。虽然她自己没见过,但她女儿见过啊。
不过,按照衙役的意思,只有孙芸薹和阮玉萍以及董明举三人进去见了陶知县,其余人都在外面候着。
见了面,陶知县便道:“你们都是好样的,还真给本官拿了个第一回来。当初本官就说过,不管是谁拿了奖,哪怕是全国前十,本官都有奖励。现在啊,你们居然拿了个全国第一,这可是大大的喜事啊。为此,本官为你们一人准备了五十两银子作为奖品。”
说着,便有人拿了银子过来,一人给了一个荷包。还别说,这荷包可真重啊。
陶知县知道他们爱现银,不爱银票,又觉得直接拿银子不雅观,便拿布袋装了方便携带,也是很贴心了。
“对了,这是朝廷发下来的匾额,来,你们一人一个,记得拿回去挂起来啊,也让乡亲们跟着高兴高兴。”
最后,陶知县才说道:“本官在流云轩二楼给你们预定了一个包间,想来你们也饿了,就带着你妈的家人去吃顿饭吧。银子我已经结了,你们放心吃就是了。本官还有事,就不留你们了。”
“对了,芸薹,你外祖一家迁户籍的事本官已经知晓,一会儿你把户籍纸拿来,趁着你们吃饭的时候我让他们登记好,你们离开的时候顺便带走就是了。”
说完,陶知县便让阮玉萍和董明举二人先出去了,自己又单独接见了汪春来一家。白知县对他们早年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对花子的恶行表示了谴责,又对他们的未来生活表示支持。
只听他说道:“以后啊,你们就在本官的治下生活了。这里离陈家村不远,芸薹又是识路的,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本官,本官帮你们解决。”
一番行动下来,直把汪春来一家感动的泪流满面。
这可是知县大人啊,他们何尝见过官员这样和蔼的一面?要知道,哪怕是一个衙役,也是鼻孔朝天的。
说起来,陶知县这几日简直是心情飞扬。原本不指望有生之年能够升迁的他,居然接到白知县的密信,说是皇帝对青山县非常看重,随时有可能来这里微服私访。
而且,孙芸薹几人得了个全国第一,已经在皇上和太后那里挂了号。他听了,心里一惊,过后便开始狂喜,心里笃定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先是有孙芸薹三人这样的奇葩,现在可谓是全国知名;然后是陈家村这样的奇葩,天下人皆知。等皇帝一来,满意而回之时,也就是他的升迁之日。毕竟,全国也找不出这样的地方来啊。说起来,还不是他领导有方。
因此,他才对孙芸薹几人这般客气,又是银子又是去酒楼为他们预定吃饭的地方。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现在陈家村马上就会迁入一户人家,那就是孙芸薹的外祖家。
别看这只是千千万万的农户中最普通的一员。但是,他们却又不是普通人。
为何这样说呢?他们是皇帝和太后都知道的人,也是全天下官员和志愿者都知道的人。
前段时间,为了帮助这一家子寻亲,可是全国都行动起来了。要知道,这在全国都尚属首次。
现在,这户人家终于团圆了,而且还住到了自己的治下。以后啊,他会时不时的便把这家人的动向向朝廷汇报的,同时也会向天下的志愿者说道说道。
当然,都是说他们幸福生活的一面。
他们在陈家村生活,能不幸福么?
整个青山县的人都知道,现在陈家村的户籍可是很难办到的,除非有大闺女嫁进去,或者有新生儿出生,否则,一律不给办。
像汪春来这样的,可真是托了孙芸薹的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