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三朝元老请辞
大夏朝的好贵妃和大夏朝大元帅三夫人在皇宫御花园里面就妥妥的把丰城县男秦朗的两个夫人名额名正言顺的堂堂正正的规划好了。
远在北城郡的秦朗还在周府门外手捧一束蔷薇在那外边等着那,这边大夏朝堂刚刚平静没有片刻就有一次因为秦朗的事吵起来了。
第二天早朝,按照规矩被皇帝斥责的两位丞相,那都是一起上了陈请表请辞,皇帝那是按照惯例三请三让,就是不允。
这可不能下面臣子一说辞官,你就开口说你回家吧,这没下集了。只要不是特别让皇帝厌恶的官员来请辞,皇帝都要给三请三让。
所谓三请就是再三恳请,给皇帝说自己年老体衰,不是皇帝的缘故,都是本人不行了,不能伺候皇帝了就放我走吧。这时候皇帝要再三的挽留,表示出皇帝的大度和爱惜人才,一起演一场君臣和睦的大戏,在君臣友好的气氛下,皇帝给大量赏赐,臣子就带着丰厚的犒赏回家了。
这是正常的流程啊,可这次本身皇帝就是生气罢了,哪能真的让左右两个丞相都请辞,别说三请了,刚刚开口下面那些懂事的官员就出来磕头恳请挽留。
这种事情那是基本经常发生的,今天特例,作为武官之首的大元帅咕咚一声就跪下了,恳请皇帝不要让两个丞相罢官。
文臣集团看了热泪盈眶,你看看大元帅那陈词恳切不说,这额头都磕的见了血了,真的血染金阶不自知,只为耿臣留朝中啊。
武将集团那是冷眼旁观,左右丞相那是文官之首,他们滚蛋对武官来说哦那是拍手称庆的快事,可一看大元帅都跑出来磕头求告了,这都明白了,这必然是兔死狗烹之局。
再傻也知道这位大元帅家里有个女诸葛啊,下棋看三步,人家那是看你一步棋就揣摩你后三步怎么下了。
这大元帅能这么死磕肯定得了那位三夫人指点了,甭问磕头没错,所以武将集团也跟着一通磕头恳请。
这皇帝也顺水推舟,就看在大元帅和一群武将极度挽留的面子上,这左右丞相都处罚俸三年以儆效尤吧。
那点俸禄还真的不算啥,左右丞相没有一个吃俸禄过日子的,就算一辈子没有收入来源,下面的孝敬也足够挥霍了。
这点惩罚也就是面子上不当回事,这左右丞相闹完了,可就轮到礼部尚书上来上表陈词,把周夫子的奏折给递上去,恳请皇帝赏赐婚配,而且说清楚了,这事等秦朗的孝期过了再办。
理由也是充沛的很,周夫子说,这个秦朗年少无知,上面没有父母在,身边也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才会疏于教导,是因为没人指导他礼仪规范,这才造成他行不居丧的不孝之举。
我周家啊不才,有一个女儿正值妙龄,年纪和秦朗相当。而且两人眉目传情男欢女悦已经暗通款曲,这有南中州列位高级官员当场作证,那秦朗不知礼仪不晓廉耻出入闺阁如入无人之境。
为了保周家名声,就厚颜恳请皇帝给赏赐一个姻缘,这样就全了他周家名声不损,还使得两个有情有义的野鸳鸯有个名头,同样也彰显你皇帝的恩德啊。
还说了,如果说皇帝赏赐婚配,我们周家的女儿那是什么才华您晓得的,肯定会好好教导这个秦朗,让他将来做个忠孝良臣,身旁有贤妻相劝,事业必然通达,此乃吾皇恩德啊。
不说皇帝都笑喷了,满朝文武也是一个劲的呵呵摇头。中宗皇帝在龙椅上看着这个奏折那是哈哈大笑一个劲拍案叫绝。
心说,难怪昨天好贵妃和三夫人提起周夫子的十八大字啊,真的是应了那句话,这位那是茅坑的石头放在泡菜缸里面,又酸又臭又硬!浑身的腐味!倾秦河之水难以洗涤,虽隔万里亦臭不可闻!
你说秦朗出入闺阁如入无人之境?你当大夏朝四品大官的后院内宅就那么好进好出?要是秦朗能这么堂而皇之进去,州御史第一个砍了北城郡太守的人头来请罪。
在大夏朝谁不知道抢金龟,就是把这男子锁闺房里面,不说里面有没有你家闺女,反正这名声是定下了,你甩都甩不掉。
这是周夫子恬不知耻硬要拉秦朗来和自家闺女婚配啊。再说了那个周家小姐漂亮是没错,可那个一张嘴就是千仞冰山一般,开口三尺寒霜喷你一脸,当年生生论死三个名士一个小王,第二天大臣上朝都少一半,都被骂的不敢上朝或者气病了。
当年有人来求婚,这位周夫子可是送给朕一幅字,那个字写的龙飞凤舞,堪称经典佳作,至今还在御书房挂着。
叫人把那副字取来在朝堂展示,皇帝笑着说到:“诸位爱卿啊,这是当年周夫子亲笔写的十八字推婚书!来群臣一观!”
当年事情闹得风风雨雨谁人不知,天下更是无数女子都学着这个模样来找郎君,不过下场都不咋地,没有人家那个金刚钻啊。
官不上三品,文不拜状元,年过十八,莫开尊口!就连出家的那位女状元都亲口评论说狂妄。
兵部尚书冯泰华出班奏道:“陛下,这周夫子太过狂妄,今又恬不知耻恳请陛下赐婚,这读书人的廉耻都不知丢哪里去了,还请陛下驳回了吧。”
户部尚书占咏志就站出来说到:“冯大人啊,此言差矣。这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巍峨男儿动峨眉乃寻常事也!何来恬不知耻?那周夫子身为人父,为他女儿求赐婚有何不可?堂堂四品大祭酒,还不能求皇帝恩赏一个御赐姻缘了嘛?”
吏部尚书汤文彦接着说到:“陛下,这周夫子虽然口出狂言立下十八大字推婚书,众人皆知那是绝外邦悠悠无度之口罢了。这秦朗立下绝世大功,并有才华初显,还和周小姐琴瑟和鸣,为何不成人之美啊,臣认为陛下当允之。”
太医院院使也跑出来跪倒在地说到:“陛下,那周夫子之女身患尸疰之症,也是被秦朗发现后潜心施救才得稍微缓转,此乃救命大恩。无以为报以身相许也是天下美谈。恳请陛下恩准不吝赏赐。”
兵部侍郎对此嗤之以鼻,站出来轻蔑的说到:“好一个天下美谈,那十八大字尚且历历在目,周夫子豪言壮语如同尚在耳边,怎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成?”
左丞相乔文康站出来斥道:“秦朗拜丰城县男,三等男爵位。试问天下出其左右者几人?开国到现在十八岁之前因个人战功而荣封县男爵的几人?屈指可数吧!?要不是他太年轻,还有不居丧的罪名在这里摆着,而且恩赏不易一次太隆,你当他真的就不能授一个虚荣三品回去嘛??
至于说那个文不过状元,更是无稽之谈,那南中州好家好娱楼门前的对子,在座可都晓得!
好食好客好酒好娱好进!秦朗出的对子下联:进好娱好酒好客好食好!
诸位可都文采武功盖世之才,试问可否工整? ”
“工整工整!绝配,这对子对出来了!”
环顾周围文武面色,左丞相继续侃侃而谈说到:“这难倒天下才子的对子都对出来,那秦朗可否有状元之才?更遑论他还做了一首词,这里就不多说了,还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佳句被人广为传颂。以本官看啊,这周夫子那是抢了一个好金龟,还请陛下允了周家女婚配秦朗县男才好。”
兵部尚书冯泰华可就等左丞相这句话,连忙站出来跪倒在地:“启禀陛下,臣恳请陛下实现当初诺言封秦朗子爵爵位。”
“放屁!朕什么时候许诺于他子爵了??”
昨天晚上的事刚刚放下,你就旧事重提,那要给他子爵还是三夫人给弄成了县男爵的,怎么转过头又成了朕许诺了的,那是商议懂吗!!?
“陛下,臣参兵部尚书冯泰华口出无状之罪,这爵不可轻赏,无功不可受禄!陛下既然没有许诺而兵部尚书冯泰华言之凿凿,那就是他矫诏而为,当夺其官袍方可!”右丞相直接出来狠狠下绊子,他可一点没有顾及刚才兵部尚书冯泰华给他磕头求恩的事情,该扔石头还是扔的痛快,一句话就要摘掉官帽扒了官袍。
兵部尚书冯泰华微微嗤笑道:“陛下当初可是说了对出来的,白衣加九品太平员外郎,有爵加一等,那么按照陛下旨意是不是给秦朗一个子爵?”
“你!!”
一下子,右丞相也恼火了,没办法皇帝当初对不出这个对子,的确下了旨意说过这个话,谁要是对出来了,那么如果是白衣就是老百姓,那么就赏赐你一个九品太平员外郎。如果有爵位加一等赏赐之。原话就是:对出下联无爵白衣赏九品太平员外郎,有爵加一等。
要是这么计算,这个秦朗现在已经是丰城县男,属于三等男爵,加一等爵,就要论丰城县子爵,那是三等子爵爵位了。
皇帝无奈的拍了拍额头说到:“好吧,朕绝不食言,既然如此……传旨,夺丰城县男爵,三等男爵位。另拜丰城县子爵,三等子爵位!”
大夏朝爵位不能兼任的,必须首先剥夺之后重新授予,所以要夺了他的县男之后另外任命子爵。
“慢!老臣有言不发不快!”一个满头白发的官员从后面排众而出。
皇帝皱眉一看,原来是翰林院大学士舜曾,此人那是三代老臣,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纪,这些年就是混日子,到了明年就要致仕返乡了。
可以说这么多年无论多么大事情,这位老大人都是朝堂瞌睡,从来不发一言的,今天怎么开口了。
既然老臣要说话,这皇帝也是以礼相待,连忙拱手说到:“难得再闻舜大人声,朕年幼时常听大人教诲,这做了皇帝反而听大人教诲的时候少了许多,有何言语尽管金殿之上畅所欲言,朕都洗耳恭听。”
看皇帝对自己的弟子理解,能让皇帝在金殿上行拱手礼,可以说心情好了许多,这说明皇帝还没有忘记这些老臣的。这就算最高礼遇了,也就他这种三朝老臣能有这待遇,毕竟大夏朝一共才传到第四代皇帝。
这位老翰林大学士那是在皇帝爷爷那时候就在这个大殿里面当官了,一辈子都是官,大夏的风风雨雨人家都见过了,这算硕果仅存,皇帝以礼相待也是应该的。
躬身行礼后咳嗽两声,有点中气不足的说到:“陛下,那爵加一等,就从男爵升子爵,臣以为不妥!”
皇帝也不说话,就点了点头,那意思你继续说,我听着。翰林院大学士舜曾站直了腰杆重重说到:“所谓爵不可轻赏,我朝有无军功不爵之说,既然陛下允了那个对出对子就爵加一等。细说来可就有违祖制了……但思陛下乃是招贤纳士求贤若渴,固然以爵相酬也算可也!”
前面老学士说皇帝这样做有违祖制,这地方微微停顿了一下,下面好几个御史都要站出来参皇帝了。
连皇帝都紧张得站起来,没错!很紧张,这可是三朝元老当面说你这个皇帝违背祖制,按照太祖定下规矩大夏朝无军功不爵,既然如此。
试问你一个对子对出来怎么就能授予爵位?这明显就是违背祖制的事情,皇帝都要等着被众御史参一本,然后到祖庙那边磕头请罪去。
可人家老学士也厉害啊,话锋一转,这个违背祖制的罪名就变成了求贤若渴广开贤达之路的善举。
这才是真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些站出来的御史,连忙都退了回去,这老学士话锋转的太快,差点把他们都坑进去。
“老学士说的是,朕也是一时心急为国求才,那个下不为例!!”皇帝也赶快认错,表示下次不敢了,这位别看平日不说话,可说话绝对比左右丞相有分量,人家老资格摆那里。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陛下能如此乃万民福泽。既然陛下允了爵加一等,就不能不赏。
不赏,则君无信,臣无颜,法无度,国不国矣!赏自然当以当日之诺为准才可。臣问陛下,当日可否许诺爵加一等,陈词有误否!”
皇帝低头思量一会抿着嘴点头说到:“不错,当日朕的确有此言,无错。”
“哦!既然如此,陛下就不应赏赐丰城县男为县子爵位,而是应当赏赐丰城县男,三等男爵位晋为丰城县男,二等男爵位,如此爵加一等方才公允,天下信服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哗!……”
满朝哗然啊,这老学士真的人老成精,来个抠字眼,生生就加了一等,他这么说也对啊,三等男爵加一等不过二等男爵啊,不用赏三等子爵。
这么算法其实就是偷梁换柱了,但是符合皇帝胃口,连忙拍手笑道:“不愧朕的老臣,家有一老乃是一宝,国有一老当为国宝。朕看你身体壮硕可要多在朝堂辅佐朕身旁时刻提点才是,那就不要早言致仕了!”
皇帝高兴了,开开心心叫人立下诏书这就要班诏通告天下赏秦朗二等男爵位赏赐,可这时候这位老学士又慢吞吞说到:“老臣认为不妥,请容臣再言!!”
“????”
此时满朝都静了,整个朝堂鸦雀无声,你老人家提出来的加一等爵,就是从三等变成二等,皇帝这也按照你说到允诺了,怎么还有不妥?
“陛下,那秦朗乃是九品太平员外郎,三夫人昨日说了因他对出对子,就赏一个八品太平员外郎,又因他有倍输军资之功赏七品太平散议员外郎。既然如此,那么就是已经论功行赏,何谈爵加一等?臣认为功不可二论,当不得赏。”
“对啊!他的八品太平员外郎就是用这个换的,已经封赏不用再赏!没错,朕疏忽了,老学士有什么不妨一起说了。”皇帝心中佩服啊,姜还是老的辣,你看看这几句话就把秦朗的这份恩赏给化解的一点不剩下,根本不用赏赐,还有理有据。
“臣年老体衰,双目不能辨字,老而无用矣。恳请陛下恩准老臣致仕返乡,微臣已经六十八年没有回故土了,就请陛下看在老臣侍奉三代帝王,没有功劳亦有苦劳的份上,不要夺情了,老臣去意已决,当堂拜别了!”
哎呀,这是要当场辞官,这可不行啊,刚要开口挽留,可人家说了,看在三朝老臣份上不要夺情,要是皇帝还挽留那就太不近人情了,毕竟人家的确六十八年没有回过故土,他这种京官那是不能随便回家的。
而且老学士当年那是做过一任丞相的,可以说朝中大多数的职位他都坐过,也被历代皇帝夺去好多次了。
皇帝想要挽留的话都说不出口,左右丞相想要阻拦也不由得收回脚步闭上嘴巴,毕竟六十八年了,这位为了大夏朝六十八年如一日在朝堂坚守,你要是还挽留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了,已经鞠躬尽瘁了。
“陛下!老臣昏聩无能,未建寸功于社稷。临别了,往后再也见不到陛下圣颜,唯以我六十八年辅佐帝旁之末末微功,恳请陛下赏赐我一个书吏上造爵让我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不可!”
“不可啊!”
“老学士,万万不可!”
群臣此时都热泪盈眶泪洒衣襟连声阻止,虽然老学士致仕这事没办法开口阻挠,可是请爵这个事情,群臣是不允得,就连武将也站出来阻拦。
并不是他老人家为了大夏工作六十八年还换不来一个爵位,而是他申请的爵位是仅仅比公士爵位高一级的上造爵。
这就相当于倒数第二等爵位,一个三朝元老用六十八年功勋也就换一个上造爵,还是老了请辞时候恳请皇帝赏赐的,这是无奈之举,毕竟大夏无军功不爵。
这老学士一辈子都在朝廷中枢哪有一点点的军功可言?他就算求一个上造也已经是奢求了,他求的是书吏上造爵,那是给文官书吏的一个爵位,那是一般授予军中专门管理兵员花名册和配发粮饷这一类工作的小军官书吏的一个恩赏爵。
从军十六年无大咎者,这一类的小吏就能恳请皇帝赏赐这个爵位了。这一类军官书吏在军队特别后勤方面是必须的,可他们没有杀敌之功,按照人头论是很难论功行赏的,只有熬资历。
毕竟别人就算有了爵位也很容易战死在下一次战斗中,那些战士杀敌就可以换爵位,可也没有性命去享受的,每年都有这种低等爵位赏赐如潮,同样陨落爵位也是多了去了。
老学士作为一个文官他能去求的文职爵位只能是书吏上造爵,而且这还是一个惯例。武将可以老了用全部军功换爵位养老,文官也可以用一辈子功劳资历换一个爵位。
军功那是性命相搏,所以每次厚赏但是平时俸禄微薄。文臣平时就待遇优渥,更是高官厚禄一切国家奉养,可到了老了这个爵位嘛,文官就要不来高的了,只能从低级里面找,书吏上造爵是文官能找到的最低爵位了,下面公士那个爵位里面根本没有给文人的位置,那是工商农才会有的。
皇帝也是被感动非常,两眼含泪低声说到:“老人家不必妄自菲薄啊,你的功劳全天下都看着,这书吏上造爵不允!朕拜你承文伯一等伯爵爵位,允你三代世袭,子孙罔替,不降。以谢你辅佐三代君王,朕也保你三代皆荣。”
所谓子孙罔替为什么要加一个不降?这里不降说的是不降爵,要是没有这两个字,那么子孙继承就要顺序降爵,到了儿子辈就是承文子爵,到了孙子辈就是承文男爵,到了重孙子辈就掉出公侯伯子男的高等爵位体系了,只能是承文乡男爵。秦朗的县男爵就是卡着边最低的一个高等爵位末端了。
作为文官给你文字,封承文,这就是很高的赏赐了,和谥号给个文正一样属于至高荣誉。承文代表承前启后的意思,也是对于这位三朝元老的一身功绩的肯定。
老学士面不改色,他这番做派就是为了恳请一个爵位,哪里是真的稀罕一个书吏上造爵?这是真的以退为进,你看皇帝果然上道直接就承文伯了。
当然了就算大家知道他这是以退为进也会顺水推舟的,毕竟三朝元老硕果仅存,你不荣恩浩荡一些也说不过去。
这位老学士也洒脱,既然拿到了封赏爵位,就乐呵呵给皇帝举荐了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然后当场就脱了官袍,恭恭敬敬的磕头直接就迈步走出大殿,惹来群臣拜送,就连皇帝都追出殿外在金殿之外行拱手礼告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