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阿绣疲惫而归。
她进门便瘫在厢房的软榻上,完全不想起来了。
“小姐,沐浴之后上床上歇息吧,你这样会不舒服。”
春柳带着两个小丫鬟进去收拾浴间,没多会便转出来将她扶了进去。
氤氲水气,香浴华汤,热水满过身子,阿绣总算是舒服了。
她挥退了春柳,自顾洗了会,之后靠在桶壁上闭目养起神来。
今日的开业回归总体还算令自己满意,早上的热闹,下午络绎不绝的商客,在临江城做绣品生意的几乎都来了一个遍。
不出意外明儿个开始周边县郡那些听到消息的商户也会找来,到时可有得忙,只不过他们现在绣坊还未建起来,能出的货不多,倒是羽裳纱衣有不少存货,暂时能解一解那些人的馋。
想到这里,阿绣又想到河口镇宋家。
按计划添哥院试之后宋二才会跟着商队过来一趟,到时便能知道添哥的成绩,还有家里怎么样了……
阿绣迷迷糊糊想着,渐渐地呼吸开始变得绵长,靠在桶沿边睡了过去。
梦里,也是在浴间,她挽起衣袖正费力地往桶里倒热水。
杜妈妈进来了,赶紧放下手里的衣裳道:“小姐,你怎自己动起手来了,交给老奴来做便好。”
杜妈妈要拿走水桶,阿绣不让。
“不重,我来便好。”
白晳如葱的手指都勒红了,还说不重。
杜妈妈见着鼻头便是一酸。
“小姐,不如明日再进两个人吧,要是老爷跟夫人还在世,看见你吃这种苦,那得有多心疼啊。”
她们离开了何家,也自建门庭了,可是这间二进的小院落不光小还旧,整个卓府除了小姐跟她,也就一个在厨房帮忙的婆子,外出跑腿的小厮跟车夫而已。
外出建府,杜妈妈什么都不怕,就怕小姐跟着吃苦。
“进人的事等我们的生意稳定了再说吧,现在先不要想了。”
阿绣拿过水桶又去了灶房。
离开何家已经两月了,她已经开始敝弃原本的精贵生活。
踏出这一步,她明白自己要学会跟面对什么,一切的一切都不一样了。
翌日,天刚麻亮阿绣便醒了,她自顾起床吃了早饭,之后带着杜妈妈去到拱亭桥旁边的一处小铺面。
这是她上月花下一大笔银子置办下来的铺面。
拱亭桥这处位置当年卓家还在时她便听父亲提过,本想趁着京中那批货结了银子便拿下对面的两个连排楼面,建一家绣楼,以后就当着是卓家的门庭,只可惜……
阿绣现在并没有那个能力实现父亲的遗愿,不过能在这处拥有一间小铺面也觉得不错,至少让她多了一个念想,说不准有一天能拿下对面那家排楼。
杜妈妈开了门,阿绣帮着将货物理了理,便有两位贵气十足的小姐上门。
阿绣认得她们,一个是知府家庶出的小姐,一个是梁家新嫁过去的少夫人。
两人进门不看东西,倒是拉着阿绣嘘寒问暖,一个未嫁人的小姑娘建府,很艰难吧,很无奈吧,明明在何家当千金小姐,咋就跑出来了,这是不是自己遭罪了。
开铺的这小半个月,阿绣对于这些人的目的与嘴脸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些多少与她不对付,现下自己落魄了,自然是想过来看看笑话。
每次遇上这些事阿绣都会一笑置之,然后告诉她们自己好得很,如果要买东西随便看,要是不买便请罢,别耽误了她的生意。
落魄了还嘴硬,有些人直接走了,也有假惺惺的会掏银子买上一方绣帕,毕竟听闻那何文筠对她情根深种,还对外放过话,说不准哪日这人又回何府了呢。
送走两个看热闹,阿绣拿着绣绷有些心浮气躁。
“杜妈妈,昨日豆腐坊的吴婶子不是说要介绍她娘家侄女过来做绣娘,你过去问问,人来了没有。”
小小一间铺子,里面的东西都是出自杜妈妈跟阿绣之手。
生意要做大,光靠她们俩人肯定是不行的,阿绣已经在门口张贴了招工的信息,只可惜半个月过去一个人上门的人都没有,写有招工信息的纸还时常被人撕了去。
阿绣知道谁在背后搞鬼,后面索性不贴了,开始向外面放话,问人打听。
要说招工,谁家不是排着队任主人家来挑,像她这样求人家上门的还是第一个。
杜妈妈应了声,很快就出去了。
前街的豆腐坊离这里不远,杜妈妈出去没多会便转了回来,脸色不太好看。
“怎么了?”
阿绣放下针线,杜妈妈叹了一气道:“那人又说不来了。”
“为何?”
阿绣记得吴婶子当时提到这事时是笑着的,听闻阿绣会教针法给绣娘,更是开心得不行,怎的两天过去又不来了呢。
要说以往,别说她会教援卓家针法,就是她在外人面前试一试手都有不少人前来围观,如今她连家族的针法都不吝啬了,却没人来。
“小姐,你先别急。”
杜妈妈见她面露愠怒,赶紧进去抚了抚她的背道:“小姐,这事咱们不急,那吴婶子的侄女不来,我们再找别人便是,就不信这么大的临江城还招不着几个绣娘。”
杜妈妈劝慰,阿绣却是暗叹。
她知道那些人为何不来,出来两月有余,就算以前不知道,现在也懂了。
那些人不是不想来,是不敢。
阿绣放了手里的绷子,默了默道:“明儿个我们歇息一日吧,去村上收些蚕茧。”
既然那些人不想让她开铺,不想让她办绣坊,她不办便好了,她还有卓家魂宝羽裳纱衣,只需要出一件极品,她相信那些不敢与她合作的人会铤而走险。
次日,阿绣带着杜妈妈出城去了附近的小镇。
临江一带绣品鼎盛,虽说各个家族都有自己的蚕园,但村镇上每家每户同样都有养蚕。
这些地方出的蚕茧,一般都会被城里来的商户收购,或是自行带到城中售卖。
阿绣三人进了村子很快便有蚕农上前询问,原本他们都是要卖蚕茧的,结果见到马车上坐着一位十五六的姑娘,愣了愣之后又赶紧摆手,说自家的蚕茧给人定下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