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尚文学 > 孤才不要做太子 > 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权
 
  “既然父皇踏上了归程,那就留意信使吧,三五天后如果父皇没有派遣信使回来,那就派出探马,了解父皇的行程。回京之日,我等一起出门迎接就是了。”

  “殿下,八月的大朝会,陛下应该赶不上,我等是否如期召开?”

  “推迟一下吧,等父皇回来再召开大朝会,到时候也好让孤向父皇表表功,为你们请功。这段时间以来,孤能够稳健的处理各种政务,尤其是河东道的救灾有条不紊,多亏了诸位卿家的帮助。过后东宫会有礼物奉上,不是赏赐,算是孤的感谢。”

  李承乾此话一出,自然是满堂欢喜。当官累死累活的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努力能有人认可吗?监国的这段时间,太子没有骄傲自满,反而知道感谢他们。就这一点,足矣让他们对太子刮目相看。这是明着的笼络人心,可是依旧让人觉得温暖。

  房玄龄呵呵笑道:“能得东宫的礼物,就算是老臣,也荣耀的很啊!”

  李承乾也笑了:“房相只要以后少给孤下点绊子,孤就感激不尽了啊!”

  在一片笑声里,李涧宣布了退朝。

  三省六部的各位官员,久违的感受到了精力充沛。

  皇帝马上就要回来了,这个时候才要打起十万分的警惕。虽说只要无事发生,就是大功一件了。可是难得做的这么好,等皇帝回来以后,留守的官员,可是都要受到表彰的。

  回到东宫的李承乾,也没有闲着,而是找出纸和笔,开始记录自己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

  虽然以皇帝老爹的尿性,恐怕对长安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可是该有的态度还是要做出来的。再说以百骑司的能耐,事情都能报告,但是细节就差强人意了。

  就这样,在满怀欣喜的等待中,八月初,探马就回报说皇帝已经到了学院,准备在学院的行宫再留宿一晚。

  看了看头顶才升起来的太阳,李承乾就知道皇帝这是在摆谱,虽然学院到长安不过是半日不到就能抵达,可是皇帝还是希望看到满朝文武出城迎接自己的场景。

  也不揭破皇帝老爹的恶趣味,李承乾干脆下令明日休朝,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集体出迎,到学院行宫迎接皇帝。

  次日,在长安的官员,汇聚成了一个大部队,跟随着太子一起到学院,迎接皇帝回京。

  繁琐的礼仪,在皇帝的一声“都免了”中,就没了用武之地。扑空了的百官也不气恼,而是果断的进入了学院,准备突击一下,看看自家的子弟有没有用功读书。

  现如今,学院依旧保留着勋贵子弟入学的名额。哪怕学院将要开始教授精英,会用大考剔除一些学识不够的,依旧会给勋贵们提供一部分名额。这,是学院不得不跟现实妥协的。

  百官都离开了,李承乾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跟皇帝老爹和皇后老娘请安。

  等李承乾施礼完毕后,李世民才说:“好胆子!朕不在,你竟然敢私自动兵,出击高丽?还有魏王府的长史张晓,好吗,你把武器工坊不设防的丢出来,就是为了钓鱼的吧!还有倭国的国书,你竟然拿去垫狗窝?装国书的盒子也成了狗窝的材料?”

  本来还绷着脸的李世民,说到最后却忍不住笑了出来,让旁边本来准备夫唱妇随的长孙直接笑得活不成了。

  李承乾也苦笑,只能拱拱手说:“父皇,当初设立亲率的时候,咱们开始说好了亲率是儿臣的私兵的。堂堂太子私兵被兵部呼来喝去的已经够惨的了,如今想要出动,过州府还要兵部的文书才行。拘束到了这个程度,儿臣不喊冤,谁还倒打一耙?至于火药武器工坊,青雀是有好奇心,如果只是青雀进去研究研究,儿臣自然不会过问。可是魏王府的长史把手伸进来,那就得承受后果。对于这样的要害部门,哪怕是段云志都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知晓了秘密,他张晓何德何能敢这么干?

  至于倭国的国书,拿去垫狗窝真的是苦了我的狗子了,就他们那几张纸,还是隋朝的时候带回岛国的存货,都发黄了,谁知道会不会突然烂掉?”

  李世民哈哈大笑,招招手,就示意李承乾跟着他一起走。

  皇帝太子二人漫步在学院的河堤边,最终坐到了以前李纲钓鱼的棚子里。

  八月的天气,长安还时不时的会热几天。随手抄起棚子里的鱼竿,挂好饵料后甩出去。

  准备妥当后,李世民才继续说:“从贞观四年起,朕就发现你对倭国没有一点的好感,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岛国,你我都清楚,恐怕朕高声一吼,他们的什么天皇都得吓得尿裤子。这样的国家,用得着这么提防吗?”

  李承乾也找了一个鱼竿,准备妥当后才说:“儿臣从来不敢小看任何一个小国。战国的历史就已经告诉了咱们,只要一个国家有进取的心思,那就很容易获得成功。倭国也是一样,现在他们不管是国土还是实力,都不入流,可是他们有上进的心思啊。从遣唐使到中原的所求,就能看出他们的想法。儿臣很想收拾一顿裴家,可是总被说是小家子气,对倭国过于提防了。

  儿臣问过百济的使臣,倭国的武士凶悍,经常会跨越海峡,对他们发起进攻。岛国嘛,一望无际的海洋,就成了他们扩张的最大障碍,他们想要扩张,只有向西。对百济的垂涎,就足以说明他们的目标可不只是新罗、高丽这么简单。室韦靺鞨的冻土他们是看不上的,能让他们流口水的,只有咱们中原的沃土。”

  李世民点了点头:“你这样的想法没错,对于敌国,确实怎么提防都不为过,遣唐使的事情就这么算了,不过张晓的事情,你得给朕一个说法吧。”

  李承乾立刻摊手:“这件事儿您不应该怪罪到儿臣的身上,是孔颖达经手的,儿臣最多背负一个御下不严的罪名。这个,可是孔颖达他自己说的。”

  李世民立刻笑了起来,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儿,谁都会有一两个背黑锅的手下,他这个皇帝都不能例外,更不要说东宫了。不过,这件事上,他还真的没有继续问罪太子的底气。毕竟,不管是孔颖达还是张晓,都是他故意安排到东宫和魏王府的。

  鱼线动了动,李世民猛地一拽,才发现只不过是错觉而已。重新放出鱼钩,喝了一口葡萄酒才问:“既然说到张晓了,就说说你弄出来的火药吧。说真的,朕在半路听说这东西的时候,好几次都差点忍不住拨马就回,百骑司的密报里,对它的形容就是开山裂石。你算是给朕弄出了一个难题啊!厉害的武器,本身就是双刃剑,要是看管不好,可比八牛弩什么的危害高太多了。岐州刺史周远山说,过于强大的力量会招来祸患,你怎么看?”

  喝了一口茶,李承乾无所谓道:“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跟没有相比,儿臣更希望有。有了火药武器,军队开战后的伤亡就会小很多很多。以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火药武器推广开来后,杀敌一千无自损都不是梦。特别是对于坚城,以往只能拿人命往里填,现在不用了,不过是一些木炭之类的东西而已,犯不着拿人命换胜利了。

  或许火药武器的出现会让大唐成为这片土地上出头的椽子,但是同时也将成为大唐最坚实的护盾。犀利的武器,本身就能震慑敌人。那些腐儒不总是说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吗?这就是了,强大的武力用不着展示,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力量。度过了以往以命换命的年代,至少在战损上,咱们大唐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深有体会。毕竟唐朝建立后,征战的后期,还是招降为多。那些草头王,面对不可力敌的朝廷军队,强自抵抗,不过是以卵击石而已。

  “朕今天还打算留宿行宫,正好跟你多聊聊。说说对火药的看法,既然这东西是你鼓捣出来的,你应该是最了解的。”

  李承乾想了一会儿,才回答说:“火药武器确实是一把双刃剑,至少在更强的火药出现以前,黑火药无论如何是要保密的。如今儿臣虽然建立了火药武器工坊,但是在火药的制造上,依旧采取了绝密的看护。除了军器监的那十几个工匠以外,也就只有儿臣知道火药的配方了。只要捏死配方,基本上火药的秘密很难泄露出去。至于火药武器,不能制造太多,火药的载体或许能囤积一些,但是火药本体,只能是现做现配。这样做,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安全,三,还是为了安全!现在看管火药工坊的,还是儿臣调集的一些百骑司成员,既然您回来了,还是交给您调配吧。”

  面对李承乾的交权行为,李世民很是意外,惊讶道:“你要抽身出来?为什么?”

  李承乾笑道:“儿臣还是知道利害的,让儿臣管理,肯定没您管理来的严谨。就儿臣看来,这样的最高武力,只适合掌握在皇帝的手里,余下,哪怕是舅舅、河间王等皇亲,也不能插手。力量从来都是动人心得,就算咱们对他们很是放心,也不能大意啊!”

  李世民点了点头,一脸欣慰的样子说:“到底知道提防人心了,虽然拿舅舅和河间王举例子,有点不妥。朕知道了,明天朕回长安后,就去参观一下火药工坊,看看你弄出来的火药,到底是什么威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